查看原文
其他

每天的两个关键时段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0-02-21

我每天特别在意两个「独处时段」,一个是早起之后,上班前的独处一小时,我收集昨晚的灵感,写作、运动。另一个是下班后的独处一小时,我总结全天的工作。这两个时段价值很大。

我一般会在早晨6:30之前起床,简单洗漱一下,沏一杯茶,打开台灯,坐在书桌前,打开蓝牙音箱,用手机播放巴赫的《12平均律》。就这样,在7点前开始每日的写作。工作日会写一篇左右的千字文,周末、假期会在相似的时间起床,不同之处是会伏案写作到10 - 11点,写2-3篇千字文。

我的一大心愿是过好每一天,所以我很在意每一天的收获和满意度。经过一段时间总结,我发现凡是在一清早就进入写作状态的日子,学习工作的效率更高,全天的收获更大,满意度也相对更高。但是如果某一天早晨一起床就刷朋友圈或者刷新闻,则当天早晨的效率会很差,也难以进入心流状态。

有了这些数据,我就知道自己要做的就是在早起之后尽快进入写作状态,中间不要掺杂太多其他因素。也许早晨看新闻、刷朋友圈表面只是浪费了10-15分钟,但是这10-15分钟的分心,最大的影响并非时间本身,而是你的内心很难安静下来,专注到你真正该关注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也许表面10-15分钟的分心,带来的实际影响可能是比平时晚30分钟之后才进入安静状态,而且写作思考的效率都不高。这样当天早晨宝贵的时间就彻底浪费掉了,从而会带来一天的低效。

下班之后的一小时也是我最近的发现,平日过得是朝九晚六的节奏。但每天的节奏容易陷入两种状态,一种是从早忙到晚,不断的开会;另外一种是相对空闲。但无论哪种状态,都值得反思。而反思的最佳时间,就是在下班后的一小时。

下班之后,会议会少很多,办公区相对安静,自己也可以从容安排自己的日程。最近一段时间,我利用下班后的一小时做全天的总结,做本周的工作规划以及开展工作相关的学习。虽然才开始这样的实践,我已经发现了甜头。因为平日的忙碌经常会掩盖一些问题,比如缺少独立思考,缺少时间规划,缺少对待做事项优先级的思考,缺少对于目标的深度挖掘等等。但是在下班后的一小时,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处理,而且是在极为安静的独处环境下。这个时段的办公室,又成为区别日常办公室和家庭的「第三空间」 —— 一种可以独处的时间+空间组合。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时间+空间」组合呢?因为这是两个不容忽视的要素,我喜欢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做固定的事情。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叠加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 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做最适合的事情,效率最高。如果在错的时间,或者错的场合,强迫自己做一件与当下环境并不匹配的事情,则经常出现心猿意马的情况,效率和满意度都很差。

怎样让这两个时段产生最佳的影响?有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第一、独处 —— 在需要深思时,没有什么比独处更好。很多成年人的悲剧是他们无法在一天24小时内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处时间。然后心甘情愿的接受这种状况。但这样的逆来顺受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他会更加疲于奔命的应付生活,而不是享受自己的生命。

第二、有惯例(Routine)—— 坐在固定的地方,沏一杯熟悉的红茶,耳边是熟悉的音乐,眼前是固定的工具(早晨:Ulysses,晚上:Things)。当惯例养成时,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于坚持以及保持高效会起到无法想象的影响,比如我熟悉的书桌,椅子,灯光,Ulysses的黑色全屏书写界面,都会让我零成本、零摩擦的进入写作状态。而一旦我穿上UA的健身服,立刻又会进入运动状态。老话说:习惯成自然,我更愿意解读为:「自然成习惯」。当每件事物都出现在它该出现的位置,你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环境推着你走。

第三、专注 —— 每个固定时段专注于一件事情,这件事情日复一日的做,取得时间的复利。比如每日下班后的总结和思考,一旦养成,则会对你的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要说服自己在每日这些固定的时段做相对固定的事情,这样对于每天迅速进入状态有很大帮助,也能让你在真正关键的地方有实质性的提升。而由于这两个时段都是「独处时间」,所以理论上你可以自由支配。越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要克制,做减法,最好每次只做一件事,日日重复。

在办公室做工作相关的事,在家做与家庭和自己相关的事;早晨运动写作,下班后总结规划,晚上阅读。让重要的事情,总是出现在合适的时空里。这就是我对于每日关键时刻的理解。

ps. 我每天在「知识星球」打卡自己第一个「独处时段」的活动,欢迎来围观,更欢迎一起来行动。


参考文章:写给坚持日更的朋友

前一篇文章:自己弱的时候才会抱怨信息多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81/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发掘你的更多潜力,与2400位一见如故的「辉友」同行,来辉哥的知识星球。

即刻加入,请扫描如下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